以下列出不是鸚鵡的行為問題,而是人的問題.本篇不談解決方法及人鳥達到平衡的共識,有時間可參考我其他文章.
1.非手養鳥會什麼會咬人:
全世界大概只有少數幾種天生就很愛被人摸,例如狗,海豚
但像貓,猫愛被人摸,但要看貓的心情而定,我自己就被表面看似温馴的貓咬過,其他野生動物更別說了,我在公路上,看到野生(野牛)擋在路上,都要安靜,不按喇叭的等他自行離去. 在住家附近看到的浣態,紅狐,以及鹿,都會自動看到人而離去,會讓人摸的野生動物,大部分是因為你的食物誘因而成為一種習慣.所以不要要求野生鳥或非手養鳥馬上能上手,馬上能讓你摸,就算養很久的野生鸚鵡,也無法保證一定能摸.
2.浪費食物的天性:
在亞馬遜熱帶雨林中,鸚鵡的選擇食物方式使得他能獲得最新鮮,最喜歡的食物,
也使雨林中的種子能夠掉落在地,成為另一個生態循環的一部分,所以別再責怪你的鸚鵡浪費食物,如何解決?有時間我會寫.
3.咬壞木頭的天性:
人類心理學有口腔期(Oral stage,0-1歲),在這個階段如沒獲得啃咬的滿足,長大後會有依賴性格.事事需要別人的意見,別人的幫忙而無自己的主見.狗也有口腔期,決定他長大是否為領袖的其中一個因素.鸚鵡呢?鸚鵡啃咬是天性,無法消除.必需靠嘴來探索未知的事物,靠啃咬來維持啄的更新及維持肌肉的力量.
4.早晚大叫的天性:
鸚鵡早晚大聲叫是他們的天性,用來迎接一天的到來及傍晚的歸來,這是用來確定同伴們是否平安的方法,這種天性無法消除,只能減輕,減輕的方法有食物控制法及光照控制法,有興趣可以看我的另一篇文章”何糾正鸚鵡最常見的兩種偏差行為(大叫,咬人)”.
5.隨時排便:由於為了減輕體重而飛行,鳥並沒有膀胱這構造,也就是說,牠們的排泄物是隨時排空
一些鳥友花了很多時間訓練鳥兒定點定時排便,往往倍感挫折,甚至發現心愛的傢俱衣
物沾上便便而懊腦,若了解牠們的生理機能,或許就不會那麼失望了.
6.鳥兒的智商並不等於四歲:
很多人都聽說中大型鸚鵡的智商高,相當於二至四歲幼兒的智力.事實上,牠們有敏銳的
觀察力,模仿力也很強,好似可以表現出小孩般的聰明才智.然而這些模仿與理解能力,並
非真的等於二到四歲的娃兒.鳥終究是鳥類,牠們的智慧並無法完全以人類眼光比擬.
7.鳥兒受驚嚇時亂叫亂飛:
在生態鏈中,鸚鵡屬於被獵食的對象.也就是說,牠們得隨時提防猛禽,蛇,獸等獵食者攻擊
遇到危急,或可能危急的狀況下,本能反應就是振翅而逃.同時警告其他同類,危險將至.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